• 期刊首页
  • 南洋院简介
  • 期刊导读
  • 投稿须知
  • 邮箱投稿
  • 在线投稿
  • 联系我们

栏目导航

期刊介绍
南洋院简介
期刊导读
投稿须知
邮箱投稿
在线投稿

more...新闻中心

  • 厦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/南洋研究院举办课程...
  • 国际关系学院2020年本科教学工作专题会议顺...
  • 回顾|“南洋问题与全球视野”系列讲座第五...
  • 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/华侨华人研究院党委...
  • 回顾|“南洋问题与全球视野”系列讲座第四...

more...学术活动

  • 厦门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国际论坛分论坛|回望...
  • 助力教学和科研发展,我院和连江侨联共建教...
  • 回顾|“南洋问题与全球视野”系列讲座第三...
  • 回顾|“南洋问题与全球视野”系列讲座第二...
  • 回顾|“南洋问题与全球视野”系列讲座第一...

您现在所在位置:首页 > 期刊导读 > 2020 > 01 > 信息摘要

马来西亚西海岸中等城镇华人移民社会的形塑途径——以巴生、金宝和大山脚为中心的类型考察

【出 处】:

【作 者】:宋燕鹏

【摘 要】马来西亚华人社会形塑的模式远非一种可以概括,其形成往往是根据各地不同的历史传统而演变至今。作为中等城镇代表的跨方言群的巴生、金宝、大山脚,各自以福建话、广东话和潮州话为通行方言,代表了3种不同方言群占据优势地位的历史事实。神庙是早期跨方言群华人移民社会的精神载体,神庙理事会往往也是当地华社的最高领导机构或者协调机构;各籍贯社群的组合模式并不固定,依各地各籍贯社群的人数规模而组合;各地华社经历方言群认同后,都会陆续进入籍贯认同的阶段。目前,马来西亚各地千差万别的华人社群的不同集聚,反映的正是各地华人社群形塑迥异的历史进程。 

相关热词搜索:马来西亚; 中等城镇; 华人移民社会; 方言; 神庙理事会;

上一篇:21世纪前期海外华侨华人社团发展的特点评析
下一篇:社会转型、路线之争与马来西亚伊斯兰政党分裂

Copyright© 2013 南洋研究院  版权所有   闽ICP备05002783号
地址:福建厦门市思明区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   邮政编码:361005